中国天气网讯 截至9月3日,针对双台风“苏拉”和“海葵”,中央气象台已连续第4天发布台风红色预警。最新监测显示,今年第11号台风“海葵”已于今天上午10点加强为超强台风级(16级),也是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第6个达到超强台风等级的台风。台风“海葵”今天(9月3日)15时30分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台东市沿海,4日凌晨将移入台湾海峡,5日下午将在广东福建交界附近再次登陆,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。受其影响,9月3日下午至6日,台湾、福建及广东等地将有持续性强风雨影响,福建东南部累计降雨量有400~600毫米,单点可达600毫米以上;台湾岛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400~800毫米,局地可达1500毫米以上。
气象专家提醒,台风“海葵”将给台湾、福建、广东东部等地带来严重风雨影响,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,且部分区域与前期台风“苏拉”影响区域重合,具有一定的极端性,上述地区发生山洪、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、城市内涝、农田渍涝等灾害风险高,建议加强防御台风的各项工作准备。
降雨预报:3日至6日,受台风“海葵”影响,台湾岛、福建东部和中南部、浙江东南部沿海、广东东部、江西南部等地先后有暴雨到大暴雨,其中,台湾岛东部和南部、福建中南部沿海有特大暴雨,上述地区累计降雨量100~300毫米,福建东南部局地400~600毫米,单点可达600毫米以上,台湾岛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400~800毫米,局地可达1500毫米以上。最大小时降雨量40~60毫米,局地60毫米以上,局地可能伴有8~10级雷暴大风。
大风预报:预计9月3-6日,巴士海峡、台湾海峡、台湾以东洋面、东海南部及钓鱼岛附近海域、南海东北部偏北海域及台湾岛沿海、浙江南部沿海、福建沿海、广东东部沿海将有6~8级、阵风9~10级大风,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9~12级,阵风13~14级,“海葵”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3~16级,阵风17级。
气象专家提醒,台风“海葵”将给台湾、福建、广东等地带去持续性强降雨,致灾风险高,建议台湾、福建、广东等地持续做好台风灾害防御工作,防范山洪、地质灾害、城市内涝及大风灾害,加强河流防汛工作,做好交通、旅游景区、渔场等的安全管理。东海南部、台湾海峡、巴士海峡等海域风力较大,相关海域航行船只注意提前避开台风影响区域,作业平台人员提前撤离。持续降雨易导致低洼农田出现渍涝灾害,各地需做好农田、果园的沟渠疏通,雨后及时排涝;提前抢收已成熟作物和蔬果,以减轻台风造成的产量损失;沿海养殖业和设施农业大棚等要做好防风加固工作。(中国天气网)
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题:追忆赤子侨心抗战史 南侨机工后人唱响《南侨颂》
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
“我的父亲叫陈昭藻,他有一本暗红色的英文护照,封面写有‘英属海峡殖民地出入境合格证’的黄色字样,护照签发地在新加坡,地址是武吉巴梭路43号,这里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(简称南侨总会)的地方。”情景组歌《南侨颂》主创陈达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。
9月3日,情景组歌《南侨颂》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上演,陈昭藻的护照是组歌的第一幕。陈达娅说,父亲的故事是南侨机工的缩影。1939年,3000余名南侨机工响应陈嘉庚发出的“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”,回国担负起抗日军运任务。彼时,中国的国际通道被日军封锁殆尽,只剩偏居大西南的一条滇缅公路。
今年是滇缅公路通车85周年,这条公路由20万筑路大军自带干粮,敲石凿山,用原始的铁锹、簸箕、背篓、扁担为工具铺就。公路崎岖蜿蜒,地势险要,上空有敌机轰炸,被称为“死亡公路”。南侨机工顶着战火在这里抢运军需辎重,成为“抗战生命线”上的“神行军”,1800余名南侨机工在这里献出生命。陈达娅说,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用情景组歌《南侨颂》缅怀用汗水、鲜血和生命谱写历史的南侨机工,希望这段历史不尘封于岁月,其精神能永远流传。
10年前,陈达娅曾创作交响合唱《南侨颂》,演出过程中,她发现观众并不能完全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,于是在此基础上打造情景组歌,让南侨机工的历史唱得开、留得下、传得广。她介绍,参与情景组歌《南侨颂》表演的70余人中,没有一人是专业演员,他们都是文化志愿者,其中既有南侨机工后人,又有被南侨机工故事所打动的人。
“他们是被这段历史拽住的人,从节目的排练到路演,无论刮风下雨、生病受伤,他们按时参加集中排练,无怨无悔。”陈达娅称,这份感动让她倍感压力,每天出门前,她都对着镜子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再看看父辈的照片,给自己不断加油。
“情景组歌中,一位机工在收到母亲的家书时,说出‘不杀光敌人,不回南洋’的场景令观众动容。”陈达娅表示,这些故事源于南侨机工历史的档案、信件、资料,记录着南洋华侨朴素的家国情怀。
演出期间,数十名南侨机工后人从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海南、山西多地赶赴现场,还有观众从新加坡专程赶来。“我曾收到一封来自新加坡的信件,来信者叫王永鸿,为了现场观看演出,王永鸿提前订票,带着新加坡的家人来到现场,在他看来,南侨机工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枢纽,是华人历史文化中不能丢失的部分。”陈达娅说。(完) 【编辑:张子怡】